当前位置:

“江南第一家”:孝义传家 清廉立世

发布日期: 2020-11-20 09:33

信息来源: 金华晚报 2020年11月20日

作者: 鸡岩老樵

  浦江郑宅,一条小溪流经该镇,叫白麟溪。白麟溪上有一大家族,叫郑氏义门,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300余年不分家,以孝义传家,世代清廉,世称“江南第一家”。

  郑氏家族创造了灿烂的家族文化,制定了彪炳史册的《郑氏家仪》和《郑氏规范》两部家族礼法典章。其中,传世家训《郑氏规范》中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家规共计168条,汇聚了郑氏家族数代人思想道德品质的精华。2015年5月22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专栏“中国传统中的家规”,《郑氏规范》首期入选播放。

  A

  仗义疏财“三郑”

  获赞“仁义里”“感德乡”

  900年前,浦江县城的一条小巷里,大学者朱恮的学塾里新收了三名学生,是三兄弟,其中年纪最小的那个名叫郑淮。郑淮时年十二,聪明好学,学了三年,儒学经典融会贯通,朱恮心中十分喜爱,做主将姐姐的女儿宣嘉许配给了郑淮。宋元符二年,也就是公元1099年,郑淮正式入赘宣家。兄弟三人由此迁居浦江,在香岩溪边定居下来。三人和睦相处,远近闻名,所居之处亦有了一个名字,叫“三郑”。他们不忘先祖,以郑氏一位祖先的名讳将流经门前的那一段香岩溪改名为白麟溪。

  靖康年间,金兵大举南侵,人祸加上天灾,百姓流离失所,“三郑”附近常常是饥民群集。郑淮当即决定将家中的千余亩良田变卖,用以赈济灾民。灾民感激郑淮的义举,称呼其所居之处为“仁义里”,地方上也将“仁义里”所在之地号为“感德乡”。郑淮自己却落入了贫困交加的地步。三个儿子长大之后,无奈只得分居。老大郑煦迁到南边的达塘,他的后代又从达塘迁到前山;老二郑熙,迁到了更往西边的松陵;老三郑照,仍留在原地。这就是后来义门郑氏三派“前山派”“松陵派”和“麟溪派”的由来。

  南宋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76岁的郑氏后裔郑绮预感自己不久于人世,于十二月廿二那天,召集子孙聚集在厅堂上。郑绮在自己手指上扎了一针,将血滴入香案上的酒杯中,命大家饮下,然后焚香祷告先祖,面对子孙仰天发誓:“我的子孙中,如果有不讲孝悌、不同灶共食的,那就要遭老天雷劈。”说完,他端立不动,家人上前扶持,却发觉郑绮已经溘然长逝。1311年,元武宗至大四年,元朝廷中书礼部准式,旌表郑氏为“孝义门”。自此时人称其地为“郑氏孝义门”,简称“郑义门”。

  B

  从58条增至168条

  《郑氏规范》新增“忠义为国”

  同居到第五世,家长郑德璋邀请好友、学者柳贯来村中任教。柳贯品行高尚、博学,被誉为“儒林四杰”之一。郑氏创立了宗谱,制定了《郑氏规范》的第一批条文,共58条。1338年,元重纪至元四年,元礼部第二次旌表,赐“孝义门”。柳贯还邀请在朝廷和地方任职的朋友,写了大量的诗文赞颂郑义门的“孝义”美德。后郑大和将这些诗文汇集成编,命名为《麟溪集》,与新编的《规范》一起作为东明精舍的教材。

  柳贯之后,“浦阳江上大儒”吴莱、明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陆续来东明精舍任教。他们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学生,而且完善了《郑氏规范》,不仅从58条增加到168条,而且《规范》把一个家族从农业生产、商业经营,到生活行为、出仕为官、婚丧嫁娶、邻里官府等几乎所有方面,都理出了规矩。

  柳贯在协助郑氏制定《规范》时,也预见郑氏子弟将有人走上仕途。所以《规范》里出现了过去家族规训中从没出现过的条文,就是对子弟出仕要求的“三条规定”,告诫他们做官做到将相,那并不是荣耀,弄得不好将会招来耻辱,只有清廉自持、忠诚为国、公正办事的人,才能给自己和家族带来荣耀。

  在柳贯、吴莱、宋濂等名师的培育下,郑氏子弟忠义为国,廉洁从政,将家族的孝义家风实施于政事,出现了郑铢、郑涛等一批以清廉著称的官员。

  1360年,即元至正二十年,也就是韩林儿龙凤六年,朱元璋攻取婺州、平定江南之后,就曾下令旌表“郑氏孝义之门”,免除他们的徭役,由有关部门为郑氏建起了牌坊。公元1385年,即明洪武十八年,家长郑濂因事到南京谢恩,告诉朱元璋郑氏义门治家秘诀:“我们一直小心谨慎地恪守祖宗家法……”朱元璋翻阅《郑氏规范》后,对身边人说:“普通人家有家法认真实施,就能够长久,更何况国家呢?”接着,朱元璋称赞道:“你家九世同居,孝义名冠天下,名副其实是‘江南第一家’。”那一年,郑氏义门作为“江南第一家”,名望达到了顶峰。

  C

  以孝义传家,以清廉立世——郑氏后裔“清廉代代传”

  1459年,明天顺己卯年,郑宅遭受十年来第二次火灾,同居共食的局面一时无法维持,但郑氏“江南第一家”的传统必须延续下去。

  灾后,家长郑旭,字允初,努力恢复生产,维持每月朔望之日在有序堂举行会馔,继续按照《规范》举行家规家训教育。五年后,郑旭弥留之际,嘱咐守在旁边的儿子道:“我们郑氏诗书礼义的传统,到如今已经延续了三百多年,你们如果能够恢复家业、守住清白,让郑氏义门重新发扬光大,我死亦瞑目了!”说完溘然长逝。

  郑旭有四子,郑瓖、郑瑡、郑琥、郑玺。郑玺被荐拔到南京的国子监继续学习,后到北京吏部等候诠选。一个要好的同学来劝他,说凭郑家的名声,肯定可以弄一个好差事做。郑玺只是笑一笑,闭门阅读经史,从不涉足权要之门。他在京城待了两年才等到任命下来,被授湖广安化知县。郑玺的老师知道此事后大叹可惜。

  安化是湖广的一个山区小县,是当时全国闻名的穷县,已经多年没有完成税赋任务。郑玺到任后,即下访乡间,了解到安化山深土薄,百姓多年来因无力承担税赋,不少人外逃,没人种田,也就无法征收到税赋,从而恶性循环,一年比一年穷困。于是,郑玺就到当地的大户、财主家,劝他们出资代贫穷百姓缴纳积欠的赋税,外逃的老百姓逐渐回乡安定下来。郑玺又设法筹集资金,招募外流者回乡复垦土地,免除他们的劳役,使当地的经济慢慢恢复过来。同时,郑玺恢复了当地学校,清理了多年积案。

  正当上司打算将他调到大县去任职的时候,因母亲去世,郑玺离职回浦江守孝。老百姓闻讯一路相送,郑玺乘坐的小舟五天内走了不到百里。服孝满后,郑玺调任江西上犹县知县。到上犹后,经过历练的郑玺廉洁奉公、仁爱宽政一如安化,但是又能根据当地风俗民情适当变通。当地方治理开始走上正轨时,郑玺却不幸染病去世。

  郑氏有郑玺在外为官,家中有郑鍯、郑鏸持家。兄弟俩遵祖父和父亲的嘱咐,继续同居不分家,后来竟然达到“二千余指”,郑氏好友王汶有诗赞郑玺“一门尚义天下闻”。

  郑玺之后又有侄孙郑宗锦,为官清正耿直,洁身自好,毫不苟取,被誉为“金石君子”。郑宗岱,郑玺的孙子,亦将孝义、清廉作为为人处世、在朝为官的准则。

  明嘉靖年间,郑宗岱荐任湖南通道、四川西华知县。其中,湖南通道县穷困至极,郑宗岱体恤百姓,希望上面能缓征赋税,让老百姓缓口气。但上司竟以郑宗岱征收不力将他降职为景州判官,郑宗岱并不气馁,全力辅佐主官,因工作出色得到三次褒扬,又升为西华县县令。上任不到一年,西华县就政事顺利、民风转圜,百姓安居乐业。几年后郑宗岱辞官回到义门,主持宗祠事务。郑宗岱担任家长后,将失管的宗祠祭田全部收回,破败的祠堂也修缮一新。

  在整理祠堂事务时,郑宗岱发现几个族人数十年里竟然以“飞洒”坑害里人。郑氏自洪武皇帝开始就担任粮长,负责为国家代收粮税。所谓“飞洒”,就是暗地里将自家的粮税数目摊到别家头上。郑宗岱弄清楚此事后,一定要清查退赔。县内士人知道此事后,非常敬佩郑宗岱的作为,称能行此事不愧为“江南第一家”。

  郑崇岳是郑宗岱三子郑元善的长子,从小深受祖父的影响。郑崇岳赴任东安知县时,刚到那里即收到一千多封请帖,都是邀请他“公事之余至舍下饮茶、小憩”之类。东安县位于京城南郊,许多宦官就住在这里。他们有钱有势,横行霸道,这东安知县可不好当。郑崇岳命令属下将请帖一把火全烧了,然后严厉清查衙门里暗通“款曲”的衙役,县衙风气一下子肃清转正了。郑崇岳带头清严自律,什么礼物都不收。他废除旧例、平均徭役,而且发种子、鼓励开垦荒地。不久东安市成为京畿一大商埠。五年后,郑崇岳任满进京铨叙,东安老百姓夹道欢送,队伍一直延伸到北京城下。

  郑崇岳夫人蒋氏,两次被封为诰命夫人,却仍然同仆人一样,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自己洗衣做针线活,甚至佣人家仆的棉衣冬装也亲自操持。她还经常提醒丈夫要保持家族清白,绝不要贪图眼前小利。

  郑崇岳辞官回乡后,也担任了郑氏的家长。他修纂家谱,编纂了一本《圣恩录》,将自明初至天顺间朝廷褒奖郑氏的诰敕编为一册,其中有一篇记载了洪武皇帝朱元璋口赐“江南第一家”的详细过程,给郑氏子弟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家族教育资料。

 

  (本网责任编辑:杨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