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婺城白沙溪三十六堰成为 我市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发布日期: 2020-12-09 09:14

信息来源: 金华日报 2020年12月9日

作者: 孙武斌 访问次数:

金华日报消息(记者 孙武斌)在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1届执行理事会上,昨晚公布2020年(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白沙溪三十六堰、福建省福清天宝陂、陕西省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广东省佛山桑园围4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白沙溪三十六堰成为我市首个成功申遗的灌溉工程。

白沙溪三十六堰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堰坝引水灌溉工程。系以引水灌溉为主,兼具防洪、蓄水、水力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古代堰坝群。公元27年辅国大将军卢文台归隐此地首筑白沙堰,此后百余年里,其部下及后人陆续建成横跨45公里、水位落差168米的三十六座堰。针对白沙溪落差大、深潭多的特点,摸索出“以潭筑堰”的科学方式。其引水灌溉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使浙中地区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粮仓之一。为表彰卢文台功绩,历代朝廷对其先后七次追封,百姓尊称其为“白沙老爷”,供奉庙宇百座之多。新中国成立后,白沙溪上修建了沙畈水库和金兰水库,部分古堰被永久留在水底。但目前仍有21座古堰继续发挥着引水灌溉作用,灌溉农田达27.8万亩。

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成立于1950年,是以国际灌溉、排水及防洪前沿科技交流及应用推广为宗旨的专业类国际组织,成员包括80个国家和地区委员会,覆盖全球95%以上的灌溉面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排委员会主持评选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评选始于2014年。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将以白沙溪争创国家水利风景区和三十六堰争创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为抓手,打造世界级‘幸福河’,推动婺城水幸福城落地成景。”婺城区领导表示,下一步将抓紧编制白沙溪三十六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进一步挖掘和宣传白沙溪三十六堰历史文化价值,提升文化自信,增强对优秀水文化的认同感,切实发挥世界遗产的品牌效应,推动旅游、特色农业以及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本网责任编辑:杨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