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解放前后义乌疫情传播及防治工作历史回顾

发布日期: 2020-02-07 11:36

信息来源: 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 吴小锋

解放前后义乌疫情传播及防治工作历史回顾

吴小锋

庚子岁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严防死守、严阵以待,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阻击战提供了切实保障。现笔者综合义乌地方志书和历史文献记载,对历史上义乌一些传染病、流行病传播蔓延造成的危害,新中国成立后抗击疫情所取得的成就,予以简要整理,以资借鉴。

一、解放前义乌因疫情横行导致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

据文献记载,义乌解放前,对于传染病流行长期处于自发自灭状态,天花、麻疹、霍乱和血吸虫病等疫病横行一时,民间有句俗语“痘里不死,麻里死”,就是天花、麻疹病死率高的见证。

从古代到近代,义乌天花辗转流行从未间歇。最早的记载见于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至正甲申(1344)春……邑间痘疮不越一家,幼童死者百余”。民国三十年春(1941),义北潘村、岭口一带(现塘李)天花大流行。潘村200余人,得天花者就达50余人。刘樟荣户一家13口人,就有9人染病,2人死亡,为了治病救命,户主横下心变卖了全部家产,害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麻疹流行历史甚为悠久,在义乌流行范围也很广,易感者很难幸免。解放前,数以万计的儿童被麻疹夺取了生命。民国三十五年(1946)东河乡五星村患麻疹儿童98人,其中死亡37人,病死率高达37.7%。

又如霍乱,民国三十五年(1946)义乌曾发生过霍乱流行,发病37人,死亡7人。

血吸虫病是一种古已流行的地方病。解放前,因医疗技术十分落后,民间统称该病为“臌胀病”或“筲箕臌”,义乌部分地区因此病流行造成田地荒芜,村舍废弃,许多患者被“瘟神”夺去了生命。据1955年调查,新中国成立前因血吸虫病的严重危害等因素,大陈一地被毁灭掉的村就有前田畈、张坞、东潘村、下仙姆四个村。大陈杨店村于1949年前后仅有27户,不到80人,死于血吸虫病的就有18人之多。陈小红一家四口,其中三口死于血吸虫病,骆海凤的丈夫、公公、太公均在年轻时丧生,她成了第三代寡妇。血吸虫病的严重危害则可见一斑。

民国时期义乌对疫病防治有所动作,但效果有限。民国九年(1920)曾设立牛痘局。民国三十年(1941年)义乌成立县卫生院后,仅限于处理门诊发现的天花、霍乱、疟疾、赤痢、流脑、麻疹等传染病报告,分旬报、月报、季报及年报几种。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绝大部分贫苦民众染疫后无钱可治、求医无门,因此传染病漏报人数颇多,一旦发生传染病,就很难幸免,从而造成蔓延、流行。

二、民国抗战时期义乌鼠疫流行造成巨大创伤

因疫情蔓延给义乌带来惨痛代价和教训,最为深刻的是1941-1944年间流行的鼠疫。义乌鼠疫流行始于1941年9月5日,终止于1944年5月,持续二年零八个月之久。据抗日战争时期人员和财产损失专项调查统计,当时义乌鼠疫疫情波及94个自然村,死于鼠疫登记在册的有1315人。仅崇山村一个村就因感染鼠疫死亡382人,占全村村民总数近三分之一。

当时正处于民国抗战时期。铁路员工郦冠明在衢州染疫发病后于1941年9月5日乘火车回稠城镇北门街5号住处,翌日即死亡。该患者死后不几日,发现其住宅及周边有大批死老鼠,10月8日出现北门街69号居民暴死,城内北门街一带就开始流行鼠疫,疫势迅速发展。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抗战损失课题调研成果统计数据显示,波及整个稠城镇及江湾、杨村、桥东、前店、楂林等22个自然村。截至1941年12月底,共计死亡118人。两个月后,死亡人数超过400人。

1942年2月,稠城鼠疫流行开始平息下来。但春季义东区又有散发病例,随后杨村、江湾、东河、苏溪等乡疫势剧增,尤以江湾乡崇山村疫势最烈。1942年5月,义乌沦陷。当年11月18日,日军包围崇山村、举火焚烧,当即烧死病人9名,烧毁房屋200余户400余间,致使700余人无家可归,为义乌空前之浩劫。

鼠疫流行期间,浙江省卫生处驻衢临时第二防疫队、军政部第二防疫大队第四中队、中国红十字会防疫医疗大队第312队等曾派员前来协助防治,义乌县临时防疫处具体负责鼠防事宜,县卫生院全力以赴投入鼠防工作。中国红十字会防疫医疗大队312队队长刘宗歆于1941年12月不幸染疫以身殉职。当时民国政府县防疫委员会曾采取封锁疫点、管制交通、禁止来往船只停靠、设置隔离病房及留检所、指定病死者掩埋地点及注射鼠疫预防针等项管理措施,终因实施不力,无法很快扑灭疫势。据记载,1943年,东河、杨村乡共发病80人,死亡74人。1944年1至5月,杨村、江湾乡仍有散发病例,共发病12人,死亡10人。疫情直至1944年5月才基本平息。

三、解放后义乌疫病防治工作的成就和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本地曾经流行的传染病,大力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十分重视做好防治工作。针对鼠疫防治,基本上查清了1941年至1944年本地鼠疫流行的来龙去脉,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了消灭鼠蚤、预防注射、疫源检索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避免死灰复燃,进一步了巩固鼠疫防治成果。对于解放前流行的天花也得到控制和消灭,实施全民种痘和儿童种痘后,从1951年起未再发生天花病人,至1982年按卫生部通知停止种痘,宣告天花彻底消灭。解放后麻疹一度流行,1951-1967年十七年间累计发病61515人,死亡765人。从1967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1973年开始接种面扩大,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78年起没有出现麻疹病人死亡,20世纪90年代后仅少数散发。对于霍乱防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从1963年至1980年在全县普遍接种霍乱菌苗1257275人次,此病未再发生。在1997年后发生3起输入性霍乱疫情,发现后迅速得到控制,未出现继发性病人。其他一些传染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血吸虫病等一些地方流行病上,以持久战的方式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义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从1955年12月开始,至1979年共有139个村为血吸虫病流行区。1955年至1985年30年间,累计查出有螺面积137.89平方千米,反复灭螺面积161.19平方千米,查病746613人(次),查出血吸虫病人8400人,累计治疗病人12468人次。经过长期不懈努力,1979年义乌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4年,12个流行乡(镇)计75个流行村宣布消灭血吸虫病。1985年根据疫情监测,没有再查到钉螺。以后分别于1988年和2008年又开展了钉螺清查和全面灭螺工作。随着血防工作的深入开展,疫区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广大群众免受了血吸虫病的危害。大陈原为血吸虫病的重疫区,疫情消灭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度成为闻名的中国服装之乡。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961年在义乌首次发现,1973年7月12日在尚阳公社发现首例病人,8月上旬进入流行高峰期。1973年暴发流行时疫区群众十分紧张和恐慌。省、地、县三级卫生部门及时派出了医疗队,深入重点疫区帮助就地抢救病人和开展预防工作,东河、毛店、尚阳、吴店、华溪、联合等20多个公社设置了临时病房,就地收治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休息,大大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同时还减少了病员痛苦和经济负担。此次暴发流行后,着力加强预防钩体病,采取了以下三条措施:一是消灭传染源,开展了群众性的灭鼠运动。自1974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群众性灭鼠活动,减少了传染源。二是开展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从1974年起,钩体菌苗从往年接种二万毫升,增加到年接种一百万毫升,接种人数最多的1976年达到656258人次,1984年接种244243人次。三是加强卫生宣教,普及钩体病防治知识。加强基层防疫人员对钩体病的认识和鉴别的能力,掌握并提高了钩体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发现疫情及时报告防疫站。由于采取了以上综合性预防措施,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后感染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此外,解放后义乌在结核病、白喉、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伤寒和副伤寒、麻风病、狂犬病、手足口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病防治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扎实的防治工作实践,消灭了很多长期横行的疫病,一些输入性、突发性疫情也得到及时有效控制。2003年2月至7月,义乌启动非典型性肺炎防治应急机制,全市干部群众和广大医护工作者积极应战,在排除疫情过程中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新中国建立后,义乌控制和消灭疫病的流行,正如一些专业文献中的经验总结,主要集中在三个环节:(1)设法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这些长期的探索实践,为我们如今打赢传染病阻击战、攻坚战,提供了坚定的信心和宝贵的经验。

                                       (作者系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姜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