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夜读党史(286)丨解放初金华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初步建设

发布日期: 2021-02-25 08:58

信息来源: 2021-02-23 12:19:42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 金华党史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 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辈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我们与中共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一起,为你打造一份权威的金华党史读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学的你。

金华解放后,地委、专署在领导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围绕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目标,有步骤地改革旧有社会文化事业,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事业。

加强党对宣传文化工作的领导。1949年5月,地委设立宣传部。7月,专署设立文教科。随后,全专区各县均相继成立了县委宣传部和县政府文教科。12月1日,省立金华人民文化馆成立。截至1950年9月,全专区都建立了县人民文化馆。1952年底,全专区建立基层文化站316个。文化馆、文化站利用广播、黑板报、幻灯、戏剧等宣传工具,开展时政宣传、文化娱乐、科学普及等工作,成为群众文化的主阵地。  

重视活跃人民文化生活,城乡文化建设发展较快。各级政府纷纷组建文艺团体,兴建文化设施,大力发展人民文化事业。1949年下半年,组建了地委文工团。这一全新的文艺团体,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成为全专区活跃人民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改造戏班等旧文艺机构及戏剧改革等方面起到了引导、示范和推动的作用。1950年,省政府和专署拨出资金,在金华城区新建剧院两座,群众文化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与提高。

1950年10月,按照全省文教工作会议提出的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不脱产的农村剧团,大力开展农村文娱活动的精神,全专区农村纷纷开始组建业余剧团。至1951年春耕前,全专区农村业余剧团发展到589个,参加的农民业余演员、民间艺人等达12.49万人。仅据浦江、武义、磐安等县统计,农村业余剧团即演出672场,观众达39万余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为了提高农村业余剧团演出水平,地委宣传部举办了全专区农村业余剧团文艺骨干训练班;为了检阅农村群众业余文化工作成果,地委举办了全专区农村业余剧团春节会演。全专区农村业余剧团在不断普及基础上得到了提高。


微信截图_20210222151906.png

农村业余剧团在排练(厉新华摄)

广播和电影放映事业受到党委和政府的充分重视。全专区有线广播事业从1950年建立收音站开始,后建立城镇和工矿、学校等有线广播站,并逐步发展成为遍布全专区城乡的有线广播网。1951年底,全专区共建立县、区一级收音站33个。1952年9月,继杭州、宁波市之后建立了全省第三个广播站——金华人民广播站,安装广播喇叭300只,培训业余广播收音员300多人。后全省有线广播现场会在金华召开,推动全专区城镇和工矿、学校等单位普遍建立有线广播站。

电影放映方面,金华解放之初,驻军部队电影放映队在金华城区剧场为群众放映电影,省电影教育工作队、中苏友协电影队、省军区电影队不定期到金华免费为群众放映。1949年12月,兰溪城区创办了第一家股份制电影院。1950年2月,金华城区第一家国营人民电影院正式营业。随着电影放映事业的发展,电影放映逐步向农村延伸,使数以万计的群众第一次观看到电影,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生活。此外,幻灯放映也在全专区广泛应用。主要用来面向群众,宣传各项中心工作,介绍各种先进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

新闻出版事业初步发展。地委成立之初,曾先后建立金华新闻社、新华社金华支社,并建立了通讯网。1949年12月1日,《金华大众》(《金华日报》前身)正式创刊,被定为地委机关报。

书刊发行工作也取得很大成绩。1949年6月,金华新华书店开始筹建,8月初正式营业后,即全力组织和保障解放后新学期中小学教科书的供应,此项工作一直沿续至今。

全专区报纸发行量也逐年增加。1952年,除发行地委机关报外,还同时发行《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浙江《农民大众》和上海《解放日报》等中央和省内外各种报纸,成为当时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的主要渠道。

戏曲艺术通过改革焕发出新的活力。金华戏曲历史悠久,形式多样。1950年2月,专署文教科以专区中心文化馆和地委文工团为主,成立金华县戏曲改良委员会,在金华城区私营戏班进行试点。试点中,在做好传统上演剧目审查的同时,创新表演方式,排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并废除剧团内部私人雇佣关系,以按劳取酬为原则改革工资制度,进而逐步推广到其他各县私营剧团,提高了艺人的政治地位和积极性。11月,金华县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戏曲改革工作。

1951年1月,全省戏曲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全专区以“改戏、改人、改制”为主要内容的戏曲改革工作逐步展开。专区及各县文化馆均配备了专职戏曲干部,专区组建了婺剧实验剧团,清除了传统剧目中格调低下的内容和表演形式,并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和爱国主义教育,排练、上演了一批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还举办多期艺人讲习班,帮助树立主人翁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全专区戏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文物保护工作也开始起步。在各级宣传、文教部门的领导下,全专区文化馆、文化站采取一系列措施,尽最大努力做好藏书和文物的接收、登记造册和保管工作,并抢救性地收购了一大批古籍图书、字画等文物,为此后金华文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网责任编辑:杨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