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越腹地的“龙争虎斗”

发布日期: 2022-10-01 17:09

信息来源: 《金华日报》2022年09月14日 A8版

作者: 徐桢瑾 访问次数:

磐安自古有“界三郡而邻五邑”之称,这里山脉延绵,层峦叠嶂,壑深谷幽,泉清溪曲,竹密林丰。独特的山水禀赋、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文化基因,孕育出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

磐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高山秀水中走来,它们根植山水、博采众长、粗犷豪放,神秘而原生,既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贯穿着磐安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要说磐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一定得提到炼火、庙会(赶茶场)、迎大旗这三项群体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至今,历久弥新。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不妨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世外桃源里找寻答案。

炼火 一群勇士与火共舞

你一定听过“上刀山下火海”这句话,但你亲眼见过这样的场景吗?要想知道传说中的“下火海”是什么样,来磐安看炼火,这是用“惊心动魄”也无法形容的壮观场面。

夜幕降临,空地上有一座炭火堆成的“火山”,炭火烧得通红,火声噼啪作响。在一阵敲锣打鼓声中,一群勇士赤膊光脚,手持平头刀,高声呼啸,随后挑起炭火,接连踏过“火山”。这是网上的一段磐安炼火视频,隔着屏幕都觉得惊险和震撼。

炼火又叫“踩火”,因炼火者赤膊光脚在炭火上穿越踏火而得名,主要流行于磐安的西南部山区,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具有神秘地域文化色彩。

它起源于先民对火的崇拜,是古代祓除习俗的遗存。在历史演变中,炼火与巫觋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交融碰撞,形成了祛灾逐疫、祈福纳祥为主旨的文化活动。每年重阳、中秋和胡公生日前后,磐安都会举行大型炼火,参炼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气势宏大,现场喝彩声、欢呼声、惊叹声不绝于耳。

在磐安,各地的炼火仪式并不相同,主要有“过火山”和“闹火海”两种,前面提到的炼火场景就是“过火山”。其中,“过火山”以双峰乡一带为主,炼火者需循环往复踏过“火山”,直至踏平,此举寓意平安,故“过火山”也叫“炼平安火”。新渥街道一带则是“闹火海”,烧红的木炭平铺成直径10多米、厚约20厘米的火坛,炼火者赤膊光脚,手执钢叉冲入火坛,然后在火坛中狂舞。

这些炼火者无疑是真正的勇士,毕竟寻常人哪敢从炭火上赤脚走过。今年73岁的陈有根是磐安炼火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从17岁起开始炼火,他告诉记者,踩火时炭火的温度高达700多摄氏度,但他们的脚掌并不会被烫伤。

莫非是这些炼火者练就了类似铁砂掌一类的本领?有关这一疑问的解释颇多,也无定论,或许这就是磐安炼火的神秘所在。

赶茶场 一场民间艺术盛会

对磐安人民,特别是玉山人民而言,一年之中有一个重要的活动非参加不可,那就是赶茶场,热闹程度比过年更甚。

赶茶场又称“茶场庙庙会”,盛行于磐安玉山一带,是以“茶神”许逊传说和对他的崇拜为核心,以当地茶文化为基础,以“茶场庙庙会”为依托,以古茶场为主要文化展示舞台而展现的民俗文化活动。

简单来说,这是一场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聚会,既是为了纪念茶神,也是为了会市活动,其特色就在一个“赶”字。

庙会期间,玉山区域以及周边地区的群众都不约而同“赶”到古茶场,邻近地区的商人也会到此设摊布点,现场声势浩大,热闹非凡。现在农村常见的赶集在赶茶场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每年庙会都是玉山台地乃至磐安最热闹的时候,有上万人来到这里。”玉山茶场庙管理委员会成员韦茂华说,大家都和说好了似的,不用通知也会按时来参加。

赶茶场共分春、秋两社,即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与十月十五。春社时,茶农会盛装打扮祭拜“茶神”,祈求茶叶丰收,茶场内还会举行挂灯笼、迎龙灯等民俗活动;等到秋社,茶农和百姓带着秋收的喜悦前来赶集,其间还有三十六行、叠罗汉、抬八仙、大花鼓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以及迎大旗、迎大凉伞等活动。

在磐安的诸多非遗项目中,赶茶场的地位不言而喻,它是群众参与面最广、参与意识最强、历史文化沉淀最深厚、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最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事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理解为,这是一场艺术盛会,是民间优秀文化节目的大融合、大聚集、大展示。

清代磐安人周显岱曾在《玉山竹枝词》中描写了这一盛会:“茶场山下春昼晴,茶场庙会春草生。游人杂还香成市,不住蓬蓬社鼓声。”由此可见当时万人空巷的景象。

迎大旗 一面大旗争相较量

“我要请假回家唱山歌,没有我,我们村可能会输。”网上的这个段子,说的是广西“三月三”的山歌对唱。而在磐安人的心中,每年赶茶场中的迎大旗活动,也是这样一种特殊存在。

尚湖镇岭干村迎大旗传承人倪威民告诉记者:“平常喊村里在外的年轻人回来迎大旗,他们还不一定会回来,但是到了赶茶场需要迎大旗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回来。”

迎大旗又称“迎龙虎大旗”,是国内独有的群体性传统民间竞技活动,最早可追溯至南宋时期。明清以来,这一活动又融合了戚继光抗倭、乾隆敕封娘旗等传说,影响扩大后,各村还建立了“旗会”组织,最多时有36面旗竞技。其中,“娘旗”就在岭干村,每年竞技,“娘旗”不竖,其他村的大旗是不能竖的。

迎大旗因旗的巨大无比而闻名于世。光是旗杆就有30多米高,旗面巨大,可覆盖一亩土地。同时,迎竖一面大旗需要80至100个壮汉协作完成,整个过程,锣鼓紧催,人声鼎沸。届时,各村会以旗面大小、彩绘水准、旗杆高度、迎竖技巧等互竞高下。

迎大旗技术难度极高,“竖”是第一道难关,需要全体人员高度统一,步骤协调,齐心协力才能成功。竖旗后才是迎旗,“迎”是另一技术难关,且具有一定危险性,大旗绕场一圈后,还要回到原地原样竖回,这需要人人全神贯注,容不得一点马虎。

这项群体性活动考验的是团结协作能力,有一个靠谱的指挥至关重要。“经验丰富、有威望的人才能担任指挥,各个关键点位上还有小指挥。”迎大旗传承人倪志华就是关键点位上的指挥,今年80岁的他仍在坚持迎大旗,在竞技场上已驰骋30多年。

除了竞技性,迎大旗也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旗头流苏飘飘,犹如彩凤点头;旗杆高耸入云,直插云天;旗面绘有“龙虎相斗”图案,迎风招展时,观之如龙虎相争。

传承 古老非遗“长生不老”

炼火、赶茶场、迎大旗是磐安历史和文化的活载体,是磐安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祝福的精神寄托,也集中体现了磐安人民拼搏进取、敢于争先的精神风貌。

炼火本身就是一场冒险,它需要过人的胆量和勇气,炼火者之所以能在火上舞蹈,是因为他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在陈有根看来,炼火拼的不只是技艺,炼的是火也是心,“炼火告诉我们要有为人处事的原则,要有胆量,有信心”。

赶茶场是一场艺术盛会,却也是一个竞技场,各种民间艺术活动同场竞技,谁面前的观众最多,谁就是这场盛会的赢家。“秋社比春社更热闹,各村都会拿出看家本领,比比哪个村的节目最好,观众最多。”韦茂华说。

迎大旗不用多说,本身就是竞技性的活动,竖旗、迎旗靠的是团结协作,也是大家不服输的较真劲。倪威民说,虽然现在的竞技场上只有5面大旗,不比以前36面来得壮观,但每个村仍会竞个高下。

毫无疑问,磐安的这三项非遗是独特的,如今,又在薪火相传中,延续其生命力,传承着拼搏精神。

群体性是三者的共同点,人多对非遗传承来说是好事,但有的时候不是。“炼火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参与,现在年轻人愿意学的很少,吃不了这个苦,都是老一辈人在炼火,二三十岁的也有,不过不多。”陈有根说,他炼了一辈子火,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磐安炼火能够世代传承下去。

相比炼火,赶茶场和迎大旗似乎不太有这样的担心。韦茂华和倪志华都表示,两者是传统,世代传承从无间断,群众自发性颇高,年轻人也都乐意参与其中,就算是在外的游子也一定会回家参加这场盛事。也许,乡愁就是有这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不过,陈有根的烦恼也在逐步解决中。记者从磐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目前,磐安的深泽村、仰头村、大皿村、东坑村、大岭头村、大路村、方山村等7个村都组建了专业的炼火团队,有队员400余人,传承梯队建设方面正日趋完善。同时,这项非遗还走进了花溪景区,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在非遗保护大背景下,磐安尚湖、尖山、玉山、九和等4个乡镇多个村庄的迎大旗活动更是发展迅速,岭干村、忠信庄村、岭头村、里光洋村、三水潭村组建了大旗队,每支队伍有百余人,区域内覆盖受众人口达10万人。

此外,炼火和迎大旗也在不断地“抛头露面”,让更多人看到和记住磐安的非遗,既提升了影响力和传播力,也增强了磐安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传承队伍中,形成良性循环。

传承需要传统也要创新。磐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周琼琼表示,迎大旗就曾以新面貌在浙江省中药材博览会上崭露头角,现场迎的不是龙虎大旗,而是“浙八味”大旗,是迎大旗的衍生品,成了宣传磐安的独特名片。

从历史中走来的炼火、赶茶场和迎大旗,如今又在传承与发展中,持续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和更高的文化价值,一步一步绽放时代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