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夜读党史378丨扎根金华的水电十二局

发布日期: 2022-12-13 10:59

信息来源: 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22-11-28 13:38:56    来源:  浙江在线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辈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我们与中共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一起,为你打造一份权威的金华党史读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学的你。

图片1.png

图为十二局金华白龙桥基地大门

在金华白龙桥,有个名为“十二局”的地方,那里,承载了许多人的年代记忆。

水电十二局在建德新安江、桐庐富春江等多地建有后方生活基地,白龙桥生活基地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这里曾经有独立且完整的社会功能区,人们早出晚归,有的一家几代人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终其一生为中国水利工程奋斗。时过境迁,他们中的很多人留在了金华这个“第二故乡”,回望峥嵘岁月,安享晚年。

水电十二局成立于1956年。作为央企,水电十二局接手的都是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新中国第一座“三自”(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就是他们建造的。此外,省内还有乌溪江水电站、富春江水电站、紧水滩水电站等工程也是他们建造的。

浙江这么多地方,水电十二局为什么在金华建设基地?原来新安江水电站开工后,职工拖家带口过着“漂流”的生活,每个工地都面临大量的后勤生活服务工作。为改变这种繁杂状况,工程局1974年考虑成立后方基地。

1974年3月28日,工程局向上级呈送《关于建立基地的规划报告》,请求批准建立基地。翌年11月,工程局再次提出建立基地的请求。1976年2月,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复工程局在金华建立基地。工程局遂利用自有资金,首先在新安江工地进行基地建设,将原有临时性房屋拆除,原地建造高层楼房。1978年11月18日,水利电力部批准工程局在金华白龙桥建设基地。自此,十二局基地建设在全国水电施工企业中率先全面展开。当时工程局共投资8451万元,基本形成金华、新安江、富春江、衢州、丽水5个后方基地。

金华热电厂、义乌八都水库、义乌葟园桥、兰溪发电厂以及衢江航运开发工程游埠枢纽等工程,都是十二局驻扎金华后完成的。这些项目虽然有的已停止运营,但在建成时对金华的贡献都不小。

比如金华热电厂,地处金华市区环城西路西侧、婺江北岸堤坝以北。工程占地6.99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1.2万千瓦,年发电量6400万千瓦时,供热量1691.47亿焦耳(节约标准煤39726吨),概算总投资4100余万元,列入国家节能建设计划,是浙江省“七五”计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1987年5月,十二局与金华热电厂筹建处签订承包协议书,这是工程局承接的第一个火电工程项目。工程于1987年12月开工,1990年10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1991年9月,第2台机组并网发电。这在当时大大缓解了基地内的用电紧张,同时还有不少余电可供给周边村庄。

兰溪发电厂位于兰溪市灵洞乡,距兰溪城区4.5千米,距金华城区21千米。厂区面积41.4万平方米,西南侧临金华江,北侧紧靠金华至千岛湖铁路线,水陆交通便利,是浙江内陆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由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造。

衢江航运开发工程游埠枢纽工程,位于衢江与游埠溪汇合口上游约0.5千米的衢江干流上,年平均发电量6475万千瓦时。十二局承建泄洪闸、发电厂房、上下游河道整治、管理区回填等主体工程土建及泄洪闸、发电厂的金属结构安装。

图片2.png

图为浙江衢江航运开发工程游埠枢纽工程

建局以来,在承建众多水利水电工程的同时,十二局也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安排职工及其家属的生活。全局基地总占地面积76.96万平方米,建成楼房169幢。其中家属住宅楼129幢,建筑面积22.08万平方米,合计3793套。金华基地建设生活用房2345套,住房建筑面积50~80多平方米不等,在职工中按照职务、职称和工龄等综合积分进行分配。工程局内部的后勤设施(包括衣、食、住、行、教),带有计划经济时期国有大型企业自我设置、自我服务、自我完善、政府备案的特点,企业就像一个“小社会”。

1995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工程局机关转移至杭州办公,但金华基地仍是工程局最大的后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