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37年前,金华人有了“身份”

发布日期: 2024-04-17 11:52

信息来源: 金华日报(2024-04-16 A8版)

作者: 记者 余菡 通讯员 周巧娟

1987年7月,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核实发证人口

1987年签发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1984年,居民身份证还是个新鲜词汇。

那一年的4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自那时起,居民身份证制度开始实行。

转眼40年,身份证在为人们生活和出行提供便捷的同时,更见证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记录了每个人的成长足迹,也在每个人心中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

40年前,出门需要介绍信

办身份证全靠挨家挨户去宣传

上世纪80年代初,出门在外,拿什么证明你自己?介绍信(证明信)。薄薄一张纸,离了它,出门、办事寸步难行。如今,市档案馆还保存着一张1980年的外出证明,证明上写明什么人因什么事去哪里,并盖上生产大队的公章。“那个年代,出差、在外做生意的人非常少。但凡有人出差就要介绍信,外出、探亲就要开证明。要是外出时丢了介绍信,必须找当地的亲戚朋友来证明其身份,如果没有亲戚朋友,那必须要生产大队派人去接回来。”77岁的范伯是汤溪厚大村人,提起介绍信,勾起了他的不少回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有了频繁流动的需要。1984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1985年,一人一证的居民身份证制度开始在全国推行;1987年,我市开始试点颁发居民身份证。

刚开始,身份证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有人认为,做身份证没啥用;有人说,拍照还得自己花钱,不高兴做;还有的老年人觉得,一把年纪,路都走不动了,还要啥身份证……为此,全市开展了大范围的宣传教育工作,召开各类动员会,报纸、电视、广播同步报道,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出黑板报和墙报,有条件的地区还用宣传车进行宣传。

渐渐地,大家明白小小的身份证背后所蕴藏的深意,纷纷主动配合发证工作。行动不便的老人被家人用车子拉来拍照,热心居民义务送茶送水、打扫卫生,为大家提供良好的办证环境,村民腾出自己的房子让村里人有地方拍照,金华酒厂厂长更是发动200多名职工一次性完成照相任务。

每一个制证流程都需手工操作

从无到有,慢慢融入日常生活

金华第一阶段的身份证采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术塑封而成,为聚酯薄膜密封、单页卡式,15位编码,前6位是地址码,中间6位是年龄码,后面3位顺序码。显示的项目主要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地址、证件有效期、身份证号和签发机关。

别看一代身份证简单,当时技术条件有限,制作可是相当麻烦,涉及组织照相、核对户口、填写《常住人口登记表》、编码、打印底卡五个主要环节,各道工序都需人工把关。如今,市档案馆仍完整地保存着手写的《居民身份证底卡装箱清单》《居民身份证编号顺序码登记表》。

那时候,年满16周岁都需要办理身份证,算起来,仅金华县应发证人员就有43万左右。当时有户在人不在的,有工作调动的,还有住房拆迁的,加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人户分离的现象较突出。查阅市档案馆的相关资料可知,为了摸清底数,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上门核对,有时还得住上几晚。有些工作人员为了找到户主,脚上磨出了好几个血泡,熬到半夜三更,回来后还要继续填写《常住人口登记表》。

不仅如此,照片收集也耗时耗力。市档案馆中有一份关于开展金华县居民身份证发证试点工作的文件,作为试点的汤溪区最初收集到40293份成品照片,其中4229份照片被退回,进行重拍或重印。

可见,工作人员们都是打起十二分精神落实好各项工作。

当年,金华居民申办身份证一般需要3个月才能领到。有了身份证,就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住宿、取款、买火车票都方便很多。从那之后再也不需要介绍信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了,一张身份证从无到有,慢慢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