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贯彻全会精神 做好“四篇文章” 永康经济开发区阔步向“新”而行

发布日期: 2024-08-12 10:41

信息来源: 金华日报(2024-8-7 A6版)

作者: 章陈波 舒珊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为永康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主引擎,今年以来,永康经济开发区以支撑“世界五金之都”建设为战略指引,围绕“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体目标,聚焦“四篇文章”,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翻开永康经济开发区最新发布的经济“半年报”,一组组反映增长动能变化的数字振奋人心:2024年1—6月,规上工业产值增速比去年增长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1.4%、制造业投资增速51.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37.35%、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费用3.3%,研发经费投入增速12.9%、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15%。

手握这份稳中有进的答卷,放眼永康经济开发区,当下一个个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蓬勃成长,一次次技术突破如波涛汹涌、激荡人心;一项项成果转化如璀璨星光、熠熠生辉……一幅重大项目落地、新兴产业崛起、人才活力迸发、营商环境优化的创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项目支撑 挺起新质生产力之“脊”

坚持大项目,引领大投资,支撑大发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项目是第一支撑,开发区是第一阵地;发展新质生产力,项目是产业的“硬核”,是新质生产力的“脊梁”。今年上半年,永康经济开发区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意识,加快攀高引强,狠抓项目攻坚,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百日行动”,入库项目6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入库数量全市第一;企业技改投资持续发力,王力智能工厂项目今年一季度迅速投产,实现投资6500万元……

以项目建设为引领,提速建设、做优品质,永康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一套“改、建、用”的工作闭环。

“改”出面貌。面对容积率1.4以下工业用地405宗的现状,立足全局谋划,创新建立政府推动、国企主导、民企联建、村企共建、“单体+连片”等多种路径,因地施策推进老长城、西园山背等十大低效区块升级改造工作,累计滚动改造低效用地189宗、2917.9亩;新增申请低效改造企业92家,涉及改造用地1331亩,整体风貌逐渐提升。

“建”出品质。2024年续建新建项目16个,已开工9个,总投资约79亿元,其中,向上争取专项债44.25亿元;包含九州路、科源路等道路改造,上浦路、学院北路等断头路打通工程,保障性租赁用房、生态处理中心、金山东路企业孵化园智能云仓等工程项目建设;3月,总投资13.93亿元的哈尔斯未来智创园项目顺利开工。

“用”出成效。依托西朱小微园、现代五金科技产业园、无水港、金山东路企业孵化园等载体,积极招引培育主力赛道新、规模效益突出、后发优势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提前布局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累计招引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9个,总投资额达158亿元。6月,纯外资企业云通达成功招引落地。

此外,永康经济开发区还在招大引强上持续发力,在做好产业项目招大引强、工业企业增资扩产、保障经济稳健发展的基础上,同步招引一批科创项目,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播下种子,浇灌成人才森林、创新森林,今年力争纯外资招引实现“零突破”。

创新引领 劲展新质生产力之“翅”

走进位于永康经济开发区的三锋“未来工厂”,测试草地上的智能割草机正在灵活前行,个头看着不大,功能却很强,遇到障碍物能避开,会自动避雨、自动充电,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App设定其工作时间和工作区域。

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省最早建设“未来工厂”的企业之一,历时4年建成,公司结合行业特性,重点打造装备互联、数字营销、数字研发、智能生产等应用场景,实现了电动(园林)工具行业离散型制造智能化产线的破题。

作为电动(园林)工具行业的“头雁”,三锋不仅自己要飞得高,还要带动产业链企业飞得稳。通过牵头组建省级智能园林工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三锋协同上下游企业共同研发新产品,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带动一批国内自主品牌电机、控制器、齿轮、轴承等供应商,特别是永康的100多家配套供应商共同发展。

永康经济开发区持续向科技创新要动力,通过科学谋划、优化布局,不断探索新模式、布局新产业、开辟新赛道,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迸发创新活力与向上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关注产业的未来,更要布局未来的产业。浙江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去年5月落户永康经济开发区,今年正式投产两个月来,已实现产值近8000万元。依托智能化核心技术以及强大的智能制造体系保障,融和元储(永康)智造基地研发制造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产品、新能源类产品、工商业储能产品、家庭储能产品等多场景应用的新能源类产品,并持续在市场发力。

据了解,围绕传统五金产业提升,永康经济开发区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遵循“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逻辑,推动产业经济向产业链经济转变;深挖技改投资潜力,推进企业“智改数转”,实现五金制造向五金智造转变;优化园区空间形态,按块分企推进低效产能出清和存量企业提升。

同时,永康经济开发区以“两业融合”赋能产业提能升级,通过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国际化”为抓手,通过技术牵引、产业联动、链条延伸等途径,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培育形成“两业融合”新业态。

人才赋能 汇聚新质生产力之“源”

“谁在科技创新上占领制高点,谁就能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动权,其中的关键在于人才支撑,做到向技术要利润。”永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志云说,以省委今年“新春第一会”精神为指引,开发区全面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三支队伍”建设,积极构建人才聚集“强磁场”,让人才这一“关键变量”持续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对标“政治强、本领高、肯奉献、能担当、廉洁好”的标准,永康经济开发区坚持“问题有人管、意见有人听、发展有人护”的服务导向,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人才强区战略为主线,永康经济开发区紧盯“8+2”产业链,鼓励打造创新工作室,多渠道开展业务培训、传帮带、技能比武等活动,同时加强与永康五金技师学院等院校合作,合力培养一批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

据统计,永康经济开发区现有规上企业家队伍274人、“85后”新生代企业家队伍52人;在新生代企业家队伍中,已完成接班25人,参与管理27人,未来5至10年,辖区将迎来换代传承的高峰。

针对这一现状,永康经济开发区按照“领军型企业家、骨干型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科技型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五类进行培育,广泛开展业务培训、讲座论坛、茶话交流、外出学习、企业故事宣讲等活动,推出数智赋能、企业合规建设、现代金融管理等增值服务,融合老企业家丰富的经历经验与新生代企业家活跃的创新思维,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代际传承。

“在企业接班过程中,影响接班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你们企业缺什么,政府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补上?”……在今年5月召开的永康经济开发区新生代企业家座谈会上,政企双方开门见山,围绕“接班”开展交流,15位新生代企业家就传承接班的自身经历、创业创新的心得感悟、发展遇到的困难问题、企业目前的发展方向等方面畅所欲言,并围绕企业需求、经济发展需要提建议、出主意,成为“三支队伍”建设的一大亮点。

营商助力 筑牢新质生产力之“基”

“得益于永康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市委、市政府以及经济开发区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才能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先后完成协议签署、选址装修、产线建设,创下融和元储建厂落地的最快速度。”7月31日,在永康经济开发区上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浙江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韩杰的一番肺腑之言,引起诸多与会企业家的共鸣。

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永康经济开发区在营商环境这一“必答题”上铆足了劲,坚持以服务的“温度”催生项目建设的“热度”,以品质的强度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

为服务好企业,永康经济开发区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推出班子联系企业、线上3分钟“企业诉求快响”、月中“企业诉求现场办公”、年底50强企业集中解难题等服务活动。“能现场解决的难题,我们全部现场拍板。针对部分现场无法解决的问题,列出清单,跟踪督办,确保妥善解决。”何志云介绍,截至目前,开发区已累计解决企业子女就学、低效改造、规划审批等复杂难题405个,一般诉求512个。

基层治,社会稳,营商环境才有坚实基础。永康经济开发区持续在社会治理上攻坚发力,把网格建在生产线上,从最基础单元治起,颗粒化溯源,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以浙江雄泰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永康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和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推动下,企业试点建设企业社会治理微中心,以党建为引领,形成“1+3+3”工作法,推动企业自治向精细化发展。警情从2021年的46起降到2024年的0起,不仅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更提升了员工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以此为模板,永康经济开发区面向辖区所有规上企业,推行社会治理微中心试点建设,探索构建企业专属网格组织体系、标准化运行体系和保障体系,连点成片形成社会基层治理单元,实现员工矛盾纠纷“一条龙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为经济发展营造了安全和谐的营商环境。

此外,永康经济开发区还高效运用基层应急服务中心、应急消防培训学校,有力实现“1分钟响应、3分钟到达、5分钟处置”应急联动。深化非警务事项“12510”工作机制,创新联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24小时护薪工作站、“喜哥讲堂”等,全力为企业安心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