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三链融合”创新打造新时代东阳马生红色宣讲营——让红色档案“活”起来“走”出去

发布日期: 2025-04-16 17:34

信息来源: 东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 周睿

近年来,东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档案馆)联合多部门创新实施“人才链、资源链、场景链”三链融合模式,打造“新时代东阳马生红色宣讲营”特色品牌。通过系统性培育宣讲人才、创造性转化红色档案资源、全域化构建传播场景,将红色档案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文化动能,让红色档案“活”起来“走”出去。截至目前,已培育涵盖大中小学各年龄段的新时代东阳马生红色宣讲员百余名,开展宣讲活动百余场,受众5万余人次,推动红色档案从“馆藏资源”转化为“流动课堂”。

一、‌人才链:滚动培育全年龄段红色宣讲梯队

东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档案馆)立足本土红色资源特色,创新“以老带新”培育机制,构建阶梯式人才矩阵。针对大学生宣讲员侧重理论研究能力,中学生强化故事讲述技巧,小学生培养情感共鸣表达,形成“大学带中学、中学带小学”的传帮带机制。每年开展专题培训,邀请党史专家、档案学者等专业人士授课,推动宣讲员掌握红歌传唱、情景剧演绎等多样化技能,吸引青少年主动感受革命精神、涵养家国情怀,在了解家乡党史人物、重大事件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身份角色转换,由“听众”变成“主讲”,从受教育者转变为党史档案的积极宣传者和自觉传承者。

二、资源链:活化馆藏档案与数字化升级

在培育宣讲员的同时,东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档案馆)同步推进资源开发与宣讲实践,深挖红色档案资源,激活红色文化基因,打造高质量宣讲素材库。仔细梳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编撰《东阳初心图谱》《东阳红色记忆》《东阳红色故事》以及多套红色印记系列丛书等读本,挖掘“东阳籍抗日将领”“红色先锋人物”等本土故事,逐步将内容资源转化为宣讲素材。建立红色宣讲资源库,将全市珍贵的红色档案资源数字化、系统化,有效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遗产,让红色档案走出档案馆,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宣讲员素材调用效率大幅提升。

三、场景链:七大领域实现全域覆盖

东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档案馆)以“移动党史馆”为定位,构建多元化传播场景。举办红色档案巡展,带领宣讲营开展“流动党史馆,行走的思政课”“庆六一•学党史•传薪火”等主题宣讲活动,推动红色文化进机关、校园、社区、军营等“七进”宣传宣讲,有效助力红色文化宣传。在横店梦外滩景区“永安里”场景复原展场馆进行布展,形成“周恩来与金佛庄的交往”“红色特工——王冠民”等四大板块的展陈内容,联合融媒体中心制作音频档案故事集,在东阳日报开设专栏,促进线下红色档案的宣传教育。红色宣教工作获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现场调研和肯定。